俄罗斯卡马兹车队车手埃拉特·马尔捷耶夫 (拍摄:赵旭)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赵旭):7月24日,2016年丝绸之路国际汽车拉力赛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落下帷幕。在17天的时间里,来自30多个国家(地区)的近130辆赛车穿越了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中国三国,通过15个赛段和累计1万余公里的激烈角逐,最终,法国标致车队的塞里尔·德普雷夺得汽车组冠军,俄罗斯卡马兹车队的埃拉特-马尔捷耶夫获得卡车组冠军。
本届比赛的选手大都来自俄罗斯和法国,虽然参赛经验丰富,但是大多是第一次在中国境内比赛。而这次经历,他们共同的感受是:中国的赛道难度大,中国的赛道非常美。
本届拉力赛从霍尔果斯口岸进入中国,这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交界处。所有车辆将沿高速公路开往这一赛段的终点博乐营地。虽然是在中国的大西北,但是从边境到博乐气候温和,非常舒适,路段中央会经过赛里木湖,湖边山上遍布植被,给营地餐厅主厨帖木尔·纳鲁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的风景非常独特,这里的大自然非常漂亮,我非常喜欢。特别是从霍尔果斯口岸通往博乐的路上看到的山,山上长满了松树,很多松树都是矗立在几乎60多度的斜坡上,非常奇特。在俄罗斯没有这样的山,哈萨克斯坦也没有,只有在中国才能遇到。”
然而,从博乐出发才是真正开始了在中国境内的比赛。赛车一路沿着天山最终行驶至哈密。其中,乌鲁木齐至哈密赛段极为艰苦,不仅路程长,还要经过著名的火焰山,对车手们来说是个巨大的考验。法国标致车队的车手勒布对这段路程感触颇深,“是的,比赛非常艰苦,比赛路程很长,昨天有900多公里,今天800多,非常难,是拉力赛中最难的一段。”
然而,让车手们未曾预料的是此后的赛程。离开哈密,比赛逐渐进入到荒漠戈壁地带,这是新疆与甘肃交界地带。著名的敦煌莫高窟就位于此。选手们不仅要克服赛道的障碍,还要经历不期而至的沙尘暴。
法国标致车队车手塞巴斯蒂安·勒布(拍摄:赵旭)
获得卡车组冠军的俄罗斯卡马兹车队车手埃拉特·马尔捷耶夫回忆起这段赛程,也觉得难度之大让他不敢想象,“比赛很不寻常,非常艰难,赛段很艰苦也很复杂,和很多其他赛段一样有沙漠、荒漠,还有很多泥泞路段。因此,中国境内的赛段是很有难度的。”
不过,赛车手们经历的正是中国古代连接中西方的商道的“丝绸之路”。通过嘉峪关进入河西走廊后,气候和环境逐渐转好。只是美景不长,比赛线路就要北上进入内蒙古最西南端的阿拉善沙漠。从这里一直到乌海,赛道几乎都是沙漠和荒漠。这段赛道也给马尔捷耶夫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印象最深的就是沙漠,沙漠很大,有的沙丘很高。还有就是在沙漠和荒漠地段行驶时突然出现的湖泊。当我和领航员看到的时候都很惊讶,觉得在沙漠间怎么会有如此之大的湖和绿洲。实在是太令人惊讶了。我以前只是在照片上看到过,所以印象非常深刻。”
认为中国赛道难度大的不仅仅是这些第一次来中国参加比赛的外国车手,甚至连很多跑过这几个赛段的中国选手依然觉得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中国吉利博越车队的车手韩魏说:“到我们中国有沙漠有戈壁有河床,有一些路头草轲,地形地貌非常丰富,整个比赛连接起来的话,各种各样的路况都要经过,非常享受其中的比赛。”
从乌海至呼和浩特是比赛倒数第二段赛程。对于俄罗斯卡马兹车队的中国车手侯红宁来说,这才是最艰难的时刻,甚至出现了不少有事故。然而回顾起历时两周多、长达1万多公里的全力拼搏、精彩冒险和纵情驰骋,他认为“丝绸之路”拉力赛的赛道设计堪称完美,“今年丝绸之路拉力赛的赛道设计非常完美。中国的赛道路太硬,再有都是戈壁、沙漠、大的沙山都在中国。进入中国之后赛段一个比一个难。对车辆、对在沙漠驾驶的经验有一个很高的要求。今年丝绸之路拉力赛赛程一万公里,特殊赛段4000公里,我之前跑的国内长距离越野拉力赛路程没有这么长,所以我觉得这次的拉力赛非常有挑战性。”
虽然丝绸之路拉力赛中国境赛段“难度大”是选手的共识,但也正是这种对大自然未知的挑战、对自我的突破,让选手们对于未来继续在中国参加拉力赛充满了期待。俄罗斯卡马兹车队车手马尔捷耶夫就表示“明年一定再回来!”,“当然会参加,我非常喜欢这个比赛。之前的五届我都参加过。组委会和主办方出色的组织让我愿意去参加,而且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水平车手会参与到这项赛事中。希望下一次能继续有这样的合作。这个比赛不会就举办一届,也许明年会举办第二届,从北京出发到莫斯科结束。非常期待能够再来到这里比赛。”
中国境内赛道沿途风景-阿拉善沙漠(拍摄:赵旭)
中国境内赛道沿途风景-博尔塔拉(拍摄:赵旭)
中国境内赛道沿途风景-博尔塔拉(拍摄:赵旭)
中国境内赛道沿途风景-荒漠 (拍摄:赵旭)
中国境内赛道沿途风景-甘肃戈壁荒漠 (拍摄:赵旭)
中国境内赛道沿途风景-内蒙古 (拍摄:赵旭)
中国境内赛道沿途风景-新疆博尔塔拉 (拍摄:赵旭)
中国境内赛道沿途风景-新疆赛里木湖 (拍摄:赵旭)
中国境内赛道沿途风景-新疆火焰山 (拍摄:赵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