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11日,瑞士洛桑的田径赛场上,中国运动员刘翔以12秒88的惊人成绩打破男子110米栏世界纪录,成为首位在该项目上登顶世界之巅的亚洲选手。这一夜,全球体育媒体的头条都被这位23岁的上海小伙占据。 决赛发令枪响,刘翔的起跑反应时间为0.155秒,位列所有选手第三。但凭借标志性的栏间节奏,他在第三个栏架后便确立领先优势。最后冲刺阶段,美国名将阿诺德紧追不舍,刘翔却以更流畅的攻栏动作率先撞线,电子屏显示"12.88"时,现场解说员惊呼:"这是属于亚洲的奇迹!" 英国《卫报》称这是"黄种人突破短跨项目基因论"的铁证;法国《队报》则聚焦刘翔独创的"剪刀腿"过栏技术。时任国际田联主席迪亚克专门致电中国田协:"这个纪录至少会保持十年。"(注:实际被罗伯斯2008年打破) 后续影响:此役后刘翔商业价值飙升,代言费单日暴涨2000万,同时推动中国田径青少年培训投入增长47%。历史性突破:刘翔改写110米栏世界纪录
比赛全程回顾:从起跑到冲刺的完美演绎
"赛前我状态特别好,教练说今天能跑进12秒90,没想到直接破了纪录。"——刘翔赛后采访
技术解析:为何这一战如此特别?
世界田坛震动:外媒如何评价?